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呼伦贝尔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要求,现公布呼伦贝尔市交通运输局2019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总体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并附市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本年度报告中所列数据统计期限从2019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止。本报告的电子版可在呼伦贝尔市交通运输局门户网站下载。如对本年度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呼伦贝尔市交通运输局办公室联系(联系电话0470-8231185,电子邮箱:hlbrjt@126.com)。
一、总体情况
2019年,按照市政府政务公开工作部署,我局围绕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围绕交通运输中心工作及公众关切,全面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加强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和回应工作,强化制度机制和平台建设,不断增强政务信息公开实效,进一步提高政府公信力,促进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情况
一是2019年共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44件。按要求将主动公开的现行公文移交档案局和政务中心阅览室共18份,并在市交通运输局、市政府网站进行了公开。二是按要求制定了市交通运输信息公开基本目录,并按照各项政务公开制度要求及时主动公开相关信息,指定局办公室为信息发布主体,落实了信息发布责任人,切实提升了主动公开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三是市交通运输全年在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网站发布498篇,为交通运输厅记者站提供稿件234条,市政府网站发布78篇,市交通运输门户网站发布1835篇。在公路、桥梁、隧道、服务区等场所制作公益广告、横幅、LED等宣传标语;在汽车站、长途客车、出租车等公共场所摆放行业报进行宣传。四是围绕重点领域加大主动公开力度。我局积极推进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领域政府信息公开,把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纳入到了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栏目,并拟制了公开清单目录,将初步设计审批结果、施工图设计审批结果、重大设计变更信息、施工有关信息、质量安全监督信息、竣工有关信息进行了公开。五是完善依申请公开渠道,在市交通运输局门户网站增设在线办理栏目。全年没有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二)政府信息管理情况
根据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呼伦贝尔市2019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市交通运输局把政务公开工作分解到相关科室,并印发了《市交通运输局2019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强化“责任到科室、落实到人头”的工作机制。我局通过建立健全政务公开新闻发布会、政策解读、保密性审查、依申请公开等15项制度,促进政务公开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平台建设情况
一是依托市交通运输局门户网站,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和网上政务公开。把网站列为公开信息的重要途径,开设政府信息公开、办事大厅、互动交流、“双随机、一公开”(质量管理、路政管理栏目)等专栏,结合交通运输厅门户网站编制本级交通运输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并动态调整。网站现已在华为政务云中心进行管理,等保等级为三级。二是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及时转载上级部门有关交通运输的政策解读内容,同时将工作动态、出行、施工、雪阻、交通管制等信息发布至微信公众号。截至目前,共发布信息75条。三是有效发挥广电、报纸等传统媒体的作用,让不同层次的群众通过不同渠道获取信息。我局与呼伦贝尔广播电视台共同策划了交通运输宣传方案,合作的栏目主要包括:《呼伦贝尔新闻》《万象呼伦》《身边新闻》和104.6。对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的热点问题通过媒体正面回应,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四)监督保障情况
在市政府组织的2019年度呼伦贝尔市政府信息公开社会评议中,市交通运输局共计票数2709票,分数1872分,社会评议反映较好。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信息内容
本年新制作数量
本年新公开数量
对外公开总数量
规章
0
规范性文件
1
第二十条第(五)项
上一年项目数量
本年增/减
处理决定数量
行政许可
12
本年减少1项
26588件
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
3
无增减
249
第二十条第(六)项
行政处罚
行政强制
第二十条第(八)项
行政事业性收费
第二十条第(九)项
采购项目数量
采购总金额
政府集中采购
4
410.46万元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申请人情况
自然人
法人或其他组织
总计
商业企业
科研机构
社会公益组织
法律服务机构
其他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一)予以公开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三)不予公开
1.属于国家秘密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四)无法提供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五)不予处理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2.重复申请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六)其他处理
(七)总计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
结果维持
结果纠正
其他结果
尚未审结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复议后起诉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我局在政务公开工作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问题和不足。一是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与交通运输系统业务结合不够。在实际应用上不够熟练,培训不足;二是对政策解读的情况掌握不够全面,统计不够及时,科室间配合不够紧密。
下一步,一是要将继续切实强化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建设,采取有效措施,不断规范工作程序,创新工作方式,使政务公开工作在制度化、规范化方面有新的突破。二是建立培训工作机制,组织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专业培训,提高信息员的政策把握、解疑释惑和回应引导能力,努力提升信息员的综合信息的处置能力。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交通运输局调整了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谭华为组长,局机关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小组职责一是负责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推进、指导、协调等工作,负责日常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工作。二是负责依申请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三是统筹做好与政务公开相关的新闻发布会、政策解读、舆情回应、政务微信等工作。
(二)宣传贯彻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一是通过门户网站建设专题专栏宣传《新条例》,共上传信息17条。二是通过下发文件在机关及局直各单位学习贯彻《新条例》。
(三)强化素质组织培训
2019年12月27日,培训邀请了市行政学院教务处副主任石少春副教授对机关政务公开工作中的问题、难点、疑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解答。旨在增强全市交通运输系统政务公开工作能力,进一步提高业务人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为建立科学规范的工作体制提供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